首页

艾彩原创专区

时间:2024-05-06 12:31:05 作者:香港不止“居大不易”,还有郊野的山水之乐 浏览量:93559

  中新社香港5月4日电 题:香港不止“居大不易”,还有郊野的山水之乐

  中新社记者 郑嘉伟

  “去行山吗?那里风景很靓啊!”的士司机李世杰听说记者要前往龙脊时热心地问道。

  据李世杰介绍,平日天气好时,不少香港本地人都会去龙脊行山赏景。“龙年登龙脊,行大运。”他说。

  龙脊位于香港岛东南部,2004年被评为“亚洲最佳市区远足径”,其蜿蜒步道横贯石澳郊野公园打烂埕顶山的山脊,多家社交媒体称之为逃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山水的不二之选。

在龙脊行山径上可以看见山下海域、远处海岛与山峦。中新社记者 郑嘉伟 摄

  记者从湾仔出发,“逃离城市”到“亲近自然”,中间仅有不到30分钟的车程。抵达土地湾公交站牌时,龙脊行山口就在一旁,已有不少“背包客”在此整装待发。

  踩着足下的沙土、石块拾级而上,只见山道两旁树木丛生、枝叶蔽日,个别路段甚至密不透光,然而总能在不远的某个拐角豁然开朗,从草木留白处得窥山下辽阔海域、远处海岛山峦以及迷蒙云烟共同构成的水墨丹青,给人以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惊喜。

  由于适逢雨季,天色阴沉,难见阳光,游客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临近中午,记者发现行山游客与时俱增,身着各色户外装备三三两两散落在山道上,时行时停,逐渐聚集到观景平台,在此拍照留念。

游客在龙脊观景平台上拍照留念。 中新社记者 郑嘉伟 摄

  来自韩国的金先生正是拍照“大军”中的一员,他带着妈妈和女儿来香港度假,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相关推介后选择来此行山。

  “和我印象中的香港很不一样,以前来香港逛的景点都是城市建筑、高楼大厦”,金先生说,“此行发现香港自然环境保护得很好,没有过多人为开发,而且从市区到这里的公共交通很方便,我们很喜欢。”

  记者从观景台出发继续前行40分钟左右抵达打烂埕顶山,此时朝着大浪湾方向望去,一条土黄色泥沙小径附在郁郁葱葱的绿色山脊上蜿蜒起伏,势若腾龙,记者由此明白“龙脊”之名的由来。

  行至打烂埕顶山,有人选择原路返回,意犹未尽者则稍作休憩后再出发,一直到这条行山径的终点——大浪湾,山水相会处又是另一番海阔天空。

  不少朋友在谈起香港时总会提起“居大不易”,借此形容在大都市密集的钢铁森林中谋生活的压力。但记者此行发现,与“居大不易”并行不悖的,是郊野行山带来的山水之乐。

  除龙脊外,香港还有不少地方能提供类似的山水之乐。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香港现有25个郊野公园和22个特别地区,共占地44842公顷,其间遍布129条行山径,西贡最多,有27条,港岛其次,有24条。香港旅发局此前也根据难度高低推介过多种行山路线,除了难度较低的龙脊、龙虾湾郊游径外,还有难度更高的麦理浩径等。

  下山路上,记者遇见同来行山的刘先生,他从内地来港工作逾2年,最大的爱好就是于闲暇之时跟着各类户外指南行山,目前已完成20多条路线。

  “从快节奏城市生活到拥抱大自然,很远,也很近,看似矛盾却又和谐共存,也许这就是香港对我的魅力所在”,刘先生说,“香港的自然景观非常原生态,鲜有人工雕琢,这种在自然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寻找平衡点的理念与经验也值得内地城市借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一群随苏翊鸣踏上雪板的“娃娃兵”

店外由“二八”自行车、老式冰糕箱、旧磁带等充满年代感的物件装点,走进店内,满墙明星海报,健力宝、咪咪虾条、大大泡泡糖,清凉油、雪花膏、发条青蛙……琳琅满目的怀旧小零食和玩具等商品更是让人“一秒穿越”,仿佛一下子被拉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童年印象里的小卖部重现眼前。

盛世修文丨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3月10日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百年诞辰,他的作品《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影响了一代人。为何金庸的作品能在华人社会长盛不衰?“东西问”专访曾与金庸共事6年的浙江大学原人文学院首任党委书记张梦新。金庸是浙江大学原人文学院首任院长,1999年至2005年曾与张梦新共事6年。张梦新总结金庸是尽职尽力、恪尽职守的院长,是平易近人、充满睿智的长者,更是重情重义、循循善诱的大师兄。

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和音)

郭圳钊、黄碧威立即骑上摩托车前去查看情况,并用雪糕筒封住路面,同时到断桥处向对面进行警示提醒,并成功劝阻入岛方向的一辆摩托车(司机为唐群辉)。郭圳钊、黄碧威指引在断桥入岛侧的摩托车司机唐群辉掉头拦截欲过桥车辆,并成功拦停一辆白色小型货车。

习近平同瑙鲁总统阿迪昂会谈

龙南2月24日电 (熊锦阳 李林烜)2月23日,在“世界围屋之都”的江西省龙南市的里仁镇正桂村,鼓乐齐鸣、礼花喧天,人群隐身在夜色中,舞动在空中的香火龙则愈发显得光耀璀璨。

江苏首家“智汇境踪”出入境数证鉴识中心在盐城空港口岸揭牌

来自海城黄瓦窑的19件琉璃构件展示了特殊的琉璃生产工艺和为宫廷建筑装饰服务的属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黄瓦窑是清代盛京地区一处规模宏大的御用琉璃官窑,主要负责供应清代皇家宫殿、行在、陵寝、寺庙等建筑所需之琉璃砖瓦。明朝末年,原居山西介休的侯氏举家迁至海州(今海城)析木城并在此创建侯家窑(黄瓦窑前身)。海城市析木镇缸窑村旁曾挖掘出一座烧制琉璃瓦的馒头窑,窑内出土100余件文物,有的瓦件上清晰地刻有大清门、永福宫等字样。本次展出的有“永服(福)宫大脊”字样脊筒、“福陵角楼”阴刻字样脊筒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